潘淑妃受宠也不是偶然的,这个小三不寻常,一是漂亮,二是聪明。其“本以貌进”,凭借美貌被选入宫,长相自然没得说。不过最初也没能引起刘义隆注意,毕竟后宫漂亮女人太多了,是一个小聪明,让她最终得以胜出。不是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吗?刘义隆有个爱好,喜欢乘着羊车在后宫游玩,潘淑妃便在这上面用了心,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接待上高度重视。“庄饰褰帷以候”,每次都捯饬得漂漂亮亮的在那候着。再就是对房前的地面做了些技术上的处理。也很简单, “以咸水洒地”,在地上撒上盐水。这样能收到两个效果:一则净水泼街,显得庄重;二则,这刘义隆乘的不是羊车吗?羊“舐地不去”,羊车逗留的时间就长,它有咸味,羊喜欢舔。刘义隆一看,哇塞,羊都喜欢这位美人,细看潘淑妃长相,确实过硬,像发现了新大陆般,潘淑妃自此也就“爱倾后宫”(《南史》)了。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袁齐妫了,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从此大受冷落,继而“愤恚成疾”(《陈书》),很快登仙而去。不过说袁齐妫是被潘淑妃挤兑死的,多少也有些牵强,有点冤枉潘淑妃,因为潘淑妃并没有什么对不起袁齐妫的,她想得到刘义隆宠幸,这也是人之常情,估计后宫女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不这么想的。然而人都是这样,劝得了别人,劝不了自己,说到底,袁齐妫是自己和自己较劲,问题还是出在她本人身上。在路卫兵看来,是以下四个原因,让她过不了心理那道坎儿。
一则,是前后对比的反差。如果刘义隆对她一直冷淡也没什么,可先前火热,如今冷漠,就如天气的骤然变冷,让她很不适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她也觉得很没面子,心里不仗义。二则,袁齐妫的独占心理极强。她巴不得皇帝就她一个老婆,可这是不现实的。这种愿望本就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她没有看清这一点,对形势估计严重不足。皇帝另觅新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三宫六院,本就是待遇,别说小三,就是小三千也不算什么。他喜欢哪一个,不是谁能控制得了的。
三则,刘义隆已经成了她的感情寄托。袁齐妫对刘义隆如果用情不深,则又另当别论,你找你的,我不舒服归不舒服,但时间久了,也能渐渐习以为常。况且这是社会大环境,个人无能为力。偏偏她在感情上已经离不开刘义隆,这就很难受了。况且那二位又整天在眼皮子底下晃悠,整天打情骂俏的,搁谁谁也受不了,要是看不到又是一个劲,眼不见心不烦。这种痛楚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攀比,这个和潘淑妃就有点关系了。袁齐妫出身贫寒,娘家条件不好,于是少不了向刘义隆讨封赏,接济一下娘家,可巧刘义隆是个生性节俭的人,出手并不大方,赏赐的很少。不过总的来说还不错,毕竟有得赏,况且皇帝再节俭,也不至于太寒酸,每次也有个三五万钱、三五十匹绢帛啥的。袁皇后理解丈夫,也不说什么,也很满足。可刘义隆后来对潘淑妃就不一样,出手那叫阔绰,潘淑妃“所求无不得”(《陈书》),要什么给什么,皇帝的实力也显现出来了。这事传到袁齐妫耳朵里,其心情可想而知。起初袁齐妫还不信,就试探了一下,找到潘淑妃,托她向刘义隆要三十万钱,看看这事她能办不。结果刘义隆二话不说,给。这下袁齐妫伤心透顶,彻底绝望。
绝望归绝望,不高兴归不高兴,你能拿皇上怎么样啊,再委屈也得忍着,忍着忍着,就忍出毛病了。有时还不是光忍着的事,你大面上也得过得去吧,需时不时装出一副笑脸,整天哭丧着,皇帝更没个回心转意的时候了,整天这样愁肠百结的惺惺作态,能好的了吗!所以,袁齐妫临终时连说话的气力都没了,心思枯竭,万般无奈。其实刘义隆对袁齐妫还是有感情的,袁齐妫死后,刘义隆在袁齐妫的悼文上亲书八个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字字真情,昭然若揭。(文/路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