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殡葬服务正在尝试引入人工智能科技。用图片、语音合成“数字人” 让逝者与生者实现“对话”。
在亲人离去后,除了观看他们生前的视频和图片,我们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式重新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甚至与他们实现“对话”?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这种曾经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剧情也开始逐渐在现实中出现。
近期,B站上多位博主通过ChatGPT等技术“实现”了这一点。比如一位博主向ChatGPT发出第一个问题:“我7岁那年妈妈去世了。你能当我的妈妈吗?”以此为开端倾诉他对妈妈的思念,经过多次交流训练,最终在面对该博主提问的“你是谁”时,这个由程序生成的系统开始回应他:“我是你七岁那年,永远年轻、永远爱你的妈妈。”而另一位博主则是通过数字建模,用AI“复原”了他奶奶的形象。尽管该视频属于剪辑生成,但依然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
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I在殡葬服务业中也开始发挥作用,为逝者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AI技术寄托哀思、抚慰哀伤,以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呢?清明节即将到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福寿云生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浩。
AI复原“吴孟超院士”:在自己葬礼上向学生“提问”
“现在学科上有什么好消息吗?”
“安亭新院那边怎么样了?真想回来看看呀。”
“现在三院看病的人多不多,护士们的待遇有没有提高,大家都还好吧?”
这是去年一月,在吴孟超院士、吴佩煜教授的追思暨安葬仪式上,由吴孟超院士的AI“复原人”向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听到声音的那一瞬,吴孟超的学生沈锋瞬间红了眼眶,他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告诉“吴老”:“吴老,我们现在建立了国际首个肝内胆管癌的个体化分期标准,取得了领先的远期疗效;同时还建立了肝癌术后复发防治新技术方案。”
和吴孟超院士共事多年的秘书刘随意也泣不成声,她知道,安亭院区是吴孟超生前最牵挂的地方。“如果您想回来了可以随时回来看看,真想您啊吴老。”
整场葬礼格外肃穆,台上的“吴老”还和生前一样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葬礼被布置成医院会场的样子,吴老还是那个在会场上发言的人,在听完所有回答后,这个AI“复原人”选择了在20多位学生们手捧的烛光中轻轻告别。“谢谢你们,吴老去世前,很多他的同事和学生还没有机会来得及跟他说话,这个告别方式算是弥补了大家的遗憾。”在葬礼结束之后,吴老的家人和同事向于浩致谢。
这是于浩和团队策划组织的第一场有关AI“复原人”的葬礼。而葬礼上由“吴老”说出的“三问”,其实并非吴孟超院士生前的影像资料,而是其家人和同事根据吴老临终前的话语以及遗愿共同想出来的,再通过全息投影、AI语音合成等技术得以实现。
与逝者“对话”,国内目前能够实现这一技术的还包括一些技术机构甚至个人,尽管技术层面难度并不大,但出于数字人肖像权版权、研发成本、生命伦理等因素考虑,国内目前很少有机构会为普通民众定制这样的殡葬服务。而在其他国家,使用AI技术来复原逝者形象则在逐步推广,例如在韩国,一位妈妈因为女儿突然离开久久无法走出伤痛,于是她让当地某殡葬公司通过VR技术复原出一个“女儿”,在“女儿”陪伴她一天后,最终这位妈妈看着“女儿”变成蝴蝶飞走,才得以慢慢从悲伤情绪中释怀。
用AI与至亲“重逢” 弥补关于告别的遗憾
3月19日,B站一位博主就曾上传一个名为《用AI工具生成我奶奶的虚拟数字人》视频。从视频内容来看,他使用的技术并不复杂:语音合成、AI绘画、ChatGPT等,而他所制作的视频也有一种即便是外行也一看便知的“粗糙感”;只是,当视频中那位满脸沧桑的奶奶开口“说话”时,那些“程序式”的朴实话语还是让不少观众为之感动。
而根据这位博主自述,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他,从小由父亲与奶奶拉扯长大。但当年奶奶离世前没能见她最后一面,他才决定用AI技术来弥补生命中的这个遗憾。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此前曾有照片修复师利用AI绘图工具实现复原老照片;如今,在B站上,倘若输入“AI,复活”“AI 复原”等关键词,都可以看到不少博主正在通过图像和微信语音片段去尝试“复活”逝者。
前不久,一名博主便通过Midjourney技术帮他的好友磊娃“复原”了他的爷爷。据该博主介绍,磊娃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由于奶奶走得早,毕业后自己工作繁重,离家也比较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去看望爷爷。直到老爷子病重离世,他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为了弥补磊娃的遗憾,该博主便用老爷子的相片和微信语音片段,为其生成了一个“AI爷爷”。整个过程仅耗时一周,实际操作并不复杂:第一步是利用照片生成虚拟头像,随后利用电话录音或微信语音克隆声音,再利用ChatGPT生成聊天对话,从而合成虚拟数字人视频。尽管最终呈现的视频中的“爷爷”声音存在严重失真,且不具备实时对话功能,但其背后的故事依然感动了不少网友。
同样使用AI“复原”至亲的还有图像算法工程师俞佳霖。此前他也曾尝试用外公的信件、照片和视频资料,结合与GPT-3近似的开源模型GPT-J来进行语言模型训练,“复原”了10年前去世的外公。 “‘复活’外公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在重新认识他。在读他的信件时,我看到了外公的另一面。”在完成外公的模型后,小俞选择了删除模型,他表示,自己做这个模型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告别,“现在告别结束了,我也该放下了。”
人们为什么会想要“复原”至亲?或许这些视频作品下的评论可以说明原因。有一位网友的话最为“现实”,他说:“面对亲人离世一定要做好告别,尤其是葬礼,能参加的话一定要亲自去,因为那是最后一次真正告别的机会。最好的死亡教育就是去面对死亡本身。”
AI+殡葬可寄托哀思 但元宇宙的世界也需要规则
除了AI“复原人”,还有一些新技术也正在尝试根据人们的切实需求来融合进殡葬行业,如云上纪念馆、人生微电影、人生回忆录、数字墓碑等AI产品,而逝者亲友也可以通过“云祭扫”“云对话”等方式,缩短逝者与生者、情感与记忆的距离。而这些技术融合的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生者对逝者的无限追忆与怀念。
如今,于浩还经常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请求——
“我想为我的爷爷写一本人生回忆录,但没有足够多的钱。”
“我想吃我奶奶煲的猪脚汤,你们可以帮我在葬礼上复原奶奶煲汤的那个画面吗?”
“长辈们接连去世,我也在慢慢老去,我想给家族建立一个数字纪念馆,来存放每个人最珍贵的记忆故事和物件。”
……
在过去,于浩多少会对这些需求感到为难,而如今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下沉,这些愿望的实现门槛迅速降低。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方式,这些都可以用比过去更低的成本来实现。“比如去年我们可能还无法完成那位女孩想要复原奶奶煲汤画面的心愿,而今年只需要一张图片和声音片段,我们就可以实现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几个月,随着ChatGPT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人们认知的AI技术如今已“下放”至普通人都唾手可得的地步,或许未来有一天,“保留永恒”真的不会再存在技术上的门槛。但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失去至亲的人们沉溺于被技术还原的陪伴之中该怎么办?
对此,于浩也格外警觉。“元宇宙的世界里也需要规则。”他认为,尽管AI让人们可以与逝者的超写实数字人实现“对话”,甚至重新实现一家人“围坐一堂”,但是最终一定要有一个告别的仪式。“因为生命服务行业的意义是为了抚慰生者,我们希望让活着的人明白,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人们之所以想要利用AI复原逝者,实际上是为了释放情绪。这应该成为一个哀伤疗愈的方式。但如果因为‘复活亲人’这种行为反而让生者陷在情绪里走不出去,这样的操作就会是有问题的。”
除此之外还有法律层面的问题。此前,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曾公布一起案件,当事女孩个人信息、生活照等被发布在“网络祭祀平台”,甚至被人编造她离奇去世的消息,最终,涉案的某“网络祭祀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了侵权责任。“殡葬行业是个敏感行业,因此平台自身要做好审核工作,以防出现类似的事情。”于浩表示,“数字人”作为当事人的数字化生命资产,涉及肖像权等问题,对于逝者的数字资产如何继承以及如何运用的相关问题,目前法律上仍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随意使用也容易造成一定风险。
(广州日报记者 程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