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原地过年时 你收到带着乡愁的包裹了吗?

日期:2022年02月01日 10:1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疫情的起伏,使得许多人选择了原地过年。那些过年时热闹的团聚,带着年味儿的特有的吃食,还有让人又爱又恨的走亲访友,繁文缛节,此时都染上了淡淡乡愁。你最想念家乡的哪道年味,你在异乡又如何度过春节,你收到来自家乡的包裹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找到了三位朋友,听听他们的回答。

欧阳婷 家在乌鲁木齐,现居北京

“我们都是寄包裹寄穷了呀!”

我们家过年,其实也比较简单,因为我爸爸比较能干,基本上每年在年前的一、两个月他就开始储备食物,买羊肉、牛肉、鸡肉、冰冻的海鱼等等,差不多到了小年以后,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做一些吃的,比如我们爱吃的袈裟肉、丸子等,把包饺子的肉馅也提前准备好。

这些都是很扎实的肉食,因为怕过年的时候没胃口一下子吃这么多肉,所以我们都说要过年日常化,在过年前就开始陆陆续续做着吃。

我们家的年夜饭,会有一些固定的菜,比如红烧羊排、大盘鸡,来自阿勒泰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野生鱼“五道黑”(河鲈)、狗鱼之类,还有就是一些卤制品,家里外地的亲戚有时会送来自己灌制的马肠子,马肉肉质粗,很有嚼劲。我爸爸是湖南人,他的口味里还有乡愁,爱吃春天的新笋,河里的泥鳅,用青辣椒、红辣椒爆炒各种,熏制的腊肠、鱼干等等,但在新疆多年,我们的饮食也都西北化了。

我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一道小食,是我爸爸做的凉拌粉条:买质量比较好的红薯粉条,煮熟,切得很细的胡萝卜丝和菠菜也过水焯熟,然后葱姜蒜切末,再加以干红辣椒丝、花椒粉,用热油泼熟,倒在准备好的食材上,倒入生抽、醋、糖拌匀,色彩丰富,又悦目又开胃好吃。这道很简单的凉拌菜,平时好像也不怎么想起来做,只有过年时像是一个保留菜品,我们一年一年地,从小吃到大。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家从早上就开始慢慢准备。爸爸主厨,我们都会搭把手。有时候时间充裕,我们还会外出采买。我记得有一年年三十,一大早我们还出去滑雪。乌鲁木齐冬天雪多而不化,随便在郊外找到一片野地,只要有一个陡坡,就是一个天然的小小滑雪场。

我对那一天的记忆很深刻。我们靠近一个山区的郊外,雪雾弥漫,看不清山影,有人在荒野里飞无人机,即使天气那么严寒,雪山已经开始有了融水,从山下下来的雪水在河道里奔腾,水音清澈,村民的小屋旁边有牛羊在吃着干草。我们在回程路上还看到路边有牧民直接在卖现宰的牛,就停下车,然后我爸爸就直接上手,用他们大斧头砍了几块大块的牛肉,带回家,很新鲜。那样的景象也是很难得一见的。

然而,说起来我都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第一年是我家人到北京来过年,去年和今年,因为疫情,我就没有办法回家了。今年,家里就说给我寄点儿东西,问我要什么,我其实对吃不是一个很有热情或者很执着的人,说起来比较好笑,我唯一还比较惦记的就是我们新疆的馕。家里就给我寄了十几个,我现在把它们冻在冰箱里,冷冻可以保存时间长一点,拿出来放一会儿后变成常温或者用烤箱稍微烤一下,就很好吃了,带着芝麻的香味,还是酥软的。这是道地的本地的馕,我在北京马兰拉面馆之类的地方能买到的馕跟它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还有些食物,现代物流再便捷也无法送到。我最想念的是我们新疆的炒米粉。

这种快餐食物很神奇,它能够屹立几十年不倒,这么多年来我一旦回去最想吃的还是它,屡吃不腻。它其实是一种贵州炒米粉,街头都是普通的小店面,几个人就能够运营起来,分为牛肉炒米粉、鸡肉炒米粉、拌米粉,现在又更新了更多样的种类,野蘑菇炒米粉、酸菜炒米粉等等,用的是比较粗的米粉,用豆瓣酱、干红椒,还有切碎的芹菜丁,大火爆炒,后厨大功率的抽油烟机的轰鸣声、菜勺与炒锅的碰撞声、油烟开始漫出来,然后,一碗冒着热气的、红通通的炒米粉就端在了你的眼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我感到它就像一场声光电的组合,没有这种烟熏火燎的过程和滋味加持,也吃不出来炒米粉的灵魂。那个味道我觉得没有办法复刻。虽然在北京,我遇到过一两家有我们这种新疆炒米粉的,我也经常去吃。

年前我给家里也寄了一些东西。给家人买了衣服,给家里的小朋友买了几本书,有西班牙作家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还有一本《柳林风声》,都是我很喜欢的书,刚刚上小学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能够完全看懂,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书可以看许多年。

有意思的是,前一阵家里给我寄来些吃的,怕路上耽误发了顺丰特快,快递费比吃的贵出一截。我赶在年前给家里寄东西,顺丰也不能发普通快递,只能选比较贵的航空特快。至少比去年好了,去年因为疫情年前停了快递。我在寄快递的时候,忽然想到张爱玲在《重访边城》里,写在香港居住时的二房东太太突破重围给大陆婆家娘家寄东西,尤为生动,“我们都是寄包裹寄穷了呀!”

在北京过年,也有好处,就是很简单也很自由,不用花很多时间在做饭和亲戚走动上。年三十我会在朋友家一起过,初一我想去山野里走一走。我确实在元旦的那一天,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仪式,就是要出去步行很长时间,那么今年我也想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也再来一次步行。

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一到了春节,就感觉到春天的迫近,也使得我对冬天更加恋恋不舍。这个冬天里我也是尽可能地多出去了几次,比往年出去的次数多,在北方严寒冷去观察自然,感受冬天的本质,冷风吹透身体,在萧瑟的树林里有那么多的鸟群起起落落,这样的感受,我还想再多体会几次,只有这样,我们对季节的体验和记忆才能完整。

高先生 家在佛山,现居香港

“最想吃佛山独有的煎堆。”

对于广东人来说,过年的一件大事是买花。我们对过年买花这件事的执着,就有点像情人节买玫瑰一样,非常讲究仪式感。过去在家过年,我们要提前请假,就为了买花。

广州大大小小的迎春花市在年廿八前后开放至初一凌晨,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花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老西关荔枝湾涌的水上花市,花放在船上卖,涌两边是岭南的传统建筑,沿路都有广州的传统小吃,还有粤剧表演和民谣展览。买花就是去“行花街”,还要买风车,因为广州人相信风车带动气流转动,来年会带来好运。

家里的长辈更会提前很久来准备新年的植物,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连猪笼草都有“聚财”的好意头。食物更要讨口彩,像生菜、芹菜和葱寓意生生猛猛勤力聪明;猪手和猪脷(猪舌头)则祝福家人发财就手,顺顺利利。各种糕点,比如马蹄糕、年糕等等,都寓意“步步高升”“蒸蒸日上”。

在乡下家里,晚上去拜神是头等大事。年夜饭之前准备好贡品,酒足饭饱后,就要去村口的庙里拜神。之后就是我最期待的宵夜啦。

在家里过年,虽然热闹,但是这样的流程也特别多。因为疫情,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在香港过年就简单许多,我反而有了种解脱感。

往年香港都有花墟,也就是专门卖花的集市,价格还算合理,今年因为疫情取消了,因此花农就都分散到了临时的短租铺子去买,特别特别贵,我感到几乎有往年价格的两到三倍,真的像情人节的玫瑰花了。所以今年我们只买了一盆年桔,那是过年一定要有的,往年还会买水仙、桃花,今年就都没买了。

其他的也没啥了,香港的年味是要比广东以及整个内地都要淡很多。因为香港没有长假,而且它的人口流动也不太多。而且12月底刚过完圣诞,这是一个大假期,没过多久又是春节,就没有内地那种憋着一股劲就等着过春节,等着回家,享受长假的那种热切的心情。在香港就算是初一,也有很多商铺会照常营业,整个氛围就很不一样。

吃的方面,我们准备了一些萝卜糕、马蹄糕、年糕,大年夜晚上会煎着吃。我太太是北方人,她准备自己和面调馅包饺子,那我就给她打打下手,这是我第一次包饺子,还挺期待的。当然还会和家人视频,大年夜晚上一直开着,就算是云团聚了。

今年过年,我本来是想让妈妈寄一些煎堆过来,那是一种非常油腻的贺年食品,但是非常好吃。虽然广州很多地方都有煎堆,香港也有,但香港的煎堆是用糯米粉和面炸成球状,馅心是芝麻或豆沙,但佛山的煎堆里面是甜的爆谷,皮很薄而且很硬,吃的时候要蒸软它,配上松糕一起吃,再喝普洱茶解腻。

家里的煎堆,是高先生最想念 图 高先生
对我来说,每年吃煎堆加松糕,才算过年。可惜今年我妈妈去寄的时候,发现顺丰不让寄食品,只好作罢。昨天,我听说深水埗有佛山煎堆,特别去找了找,也没有买到。看来,今年又要过一个没有煎堆的年了。

辜先生,家在天津,现居上海

“想给家人唱段戏,讲段相声。”

我们天津人过年,从腊八就开始了,腊八那天除了要吃腊八粥,还要用醋泡腊八蒜。到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就的蒜和醋就来自于腊八蒜。

过年前那段采买是最有意思的。大家固定去的地方就是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古文化街那一带。在那儿买年货,还有吊钱(北方过年时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春条、福字儿这些春节的装饰品。我记忆里那个时候的宫南宫北大街上有纸的味道,硫磺的味道,橘子的味道,现在不让放鞭炮了,没有了硫磺味儿,但那两种味道还一直存在。

像许多天津人一样,我们家的年夜饭得有海货,比如平鱼、黄花鱼,但绝不会有带鱼,因为年夜饭吃的菜得有头有尾。年夜饭里我最喜欢的是小酥鱼,是鲫鱼炸完之后再蒸,最后再烹一下,这是个凉菜,是酸甜口的菜。我本来不爱吃鱼,因为嫌它刺儿多,但这道鱼的骨头都是酥的,什么都不用吐就吃掉了。

饺子当然是必须的,我家包过年的饺子一般是两种馅:猪肉大虾韭菜的肉三鲜饺子,和天津特有的素饺子。素饺子其实特别讲究,要用到红粉皮、香菜、腐乳、香干。它包起来也特别麻烦,特别适合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坐下来分工合作,一起聊天。我们守岁到12点之后就会吃素饺子,寓意来年素素净净。素饺子是天津独有的饺子
素饺子是天津独有的饺子
许多人家会在饺子里放一枚硬币,吃到的人来年会有福气,我家每年都会讨论要不要放,但最后结论永远是不要放,因为怕孩子不小心吃进肚子里。

因为疫情,今年我就留在上海过年了。年二八,我和对象去南京西路的王家沙买了过年的点心,比如八宝饭、荠菜肉汤团,我特别爱吃松糕,也买了一小块。王家沙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卖汤团的档口前排起了长队。

要在往常,我是很讨厌排队的,但此时排队却很有过年的气氛,让我想起了天津的宫南宫北大街,还有我家去桂顺斋排队买元宵的场景。

作为清真老字号,桂顺斋的元宵比较特别,只有一种馅,就是干果馅儿。它除了卖现成的元宵,也卖馅儿,我妈妈有时会买,也不做成元宵,而是将它放进黑米粥煮成果粥,也挺好吃的。

虽然今年没有果粥,但我妈妈已经提早给我寄来了饺子和元宵。有意思的是,我去年年底在抖音上发现了一位开直播的天津大师傅,他做菜非常传统且讲究。因为天津人过年必须有肘子、四喜丸子这些菜,家里做不容易,比如做四喜丸子的肉糜不能买现成的,得自己剁。所以去年12月,我就早早地跟他订购了过年礼盒,此次天津疫情之前他便快递到了上海,里面几个天津的年夜饭大菜一应俱全,我的年夜饭就不愁了。四喜丸子是年夜饭上必有的一道菜 资料图
四喜丸子是年夜饭上必有的一道菜 资料图
作为曲艺爱好者,家里吃完年夜饭,就是我的表演时间,我会给家人唱一段京戏,或是讲段相声,当然,他们爱不爱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我在天津过年时一般要去中国大戏院听封箱戏,这也是京剧剧团年底的保留节目,是演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很值得一看。茶馆的相声演员们到了年底也会排相声剧,比如歪唱京剧之类,也会热闹上一阵子。今年上海京剧院的封箱戏在阳历元旦时就演过了,我没赶上,不过春节期间的几部戏我可能也会去看一下吧。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88180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原地过年时 你收到带着乡愁的包裹了吗?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4) 新闻(13203) 国际(5264) 娱乐(4600)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3) 音乐(2082) 民生(3746) 行业(305) 财经(1664)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5) 观点(1024)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8) 美女(19514)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