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方政府召开迎检会议,图文无关。图/经济参考报
最近,内蒙古一个旗上下气氛紧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在上次扶贫检查评比中排名靠后,旗委书记已被约谈做检讨,而本月末又将迎来新一轮检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他的上级领导将直接被问责,“迎检”已成全旗头等大事。
据报道,半年时间内,这个旗的扶贫工作“迎来”五次评比检查,2次全区“大检”、3次专项“小检”,还有旗县之间的“互检”。理论上说,评比检查的目的,应是为推动、督促基层更加重视扶贫工作,提高工作成效,但如果评比检查本身被当成了目的,就成了添乱。
报道里有个细节,哪个地方“迎检”,都要做展板、拉横幅、准备各种材料和办公用品,还得好吃好住好招待。一位干部透露,为迎接另一个旗县来交叉检查,全旗花在培训、差旅费、接待费上共计20万元,这20万元至少够给20个贫困户每家买头牛了。倘若是实事求是的暗访,哪能花这么多冤枉钱?
窃以为,这种互检机制并不科学,因为双方间存在明显的利益纠葛:你给我好评,我就给你好评,你给我差评,我对你也不客气。报道中提到,如此“交叉检查”已造成盟市、旗县、部门间的隔阂。上次某旗检查打分的另一个旗,恰巧11月份也来交叉审计,审计组便明显“闹情绪”,毫不客气给该旗打了低分,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扶贫工作成效。
考核评比的问题上,只有第三方机制能够确保客观公正性,这样一种常识是如何被忽视的?
如果检查考核没能有效推动扶贫工作,反而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让贫困地区劳民伤财;如果检查过程成了享乐的过程,基层间的评比异化为恶性竞争,那么这样的检查,不仅背离初衷,还滋生了新问题。
我们每每批评一些所谓的检查是在搞形式主义、作风不扎实,但形式主义和作风不实不过是表层现象,出发点偏离公共利益,而部门、某些官员自身的利益成了目的,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如果扶贫评比检查都是一级对一级负责,而不是对贫困地区民众负责,压根就没有考虑设计民众评比的话语权机制,而只要上级满意就OK了,好吃好喝好接待的“隆重迎检查”,自然会成为基层最重视的工作,而非扶贫工作本身。
比如报道提到的这个旗,本就是贫困地区,一次迎检就花掉20万接待费,到底是在扶贫呢,还是在制造贫困呢?而检查组被接待好了,对横幅欢迎的排场也很满意,对扶贫工作的考核自然容易通过;如此一来,基层官员的工作重点,是扶贫困民众,还是“扶”来检查的官员?
评比检查机制不科学,深层原因是监督机制需要完善,相应增加民众监督的比重,避免基层官员只唯上的思维逻辑。只有对贫困民众负责,让民众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才能有效避免扶贫检查异化问题。
原标题:一次扶贫检查花掉20万,这是在折腾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