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囊派第四十七代法王健阳乐住仁波切绘制唐卡
“觉囊”是现在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境内一处地名,位于雅鲁藏布江边的雪山之间,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藏族、汉族、印度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心。唐末宋初之际,在此修行的高僧们建立了寺院,创立了以思想精深和禅修清净著称的“觉囊派”,并逐步兴盛,成为藏传佛教五大宗派之一。与之生息相伴的佛门艺术——唐卡绘画等也由此萌生,薪火相传至今,历久弥新。随着文化和经济的逐步兴盛,这一古老的文化传承得以重新展现于世人眼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绘画、音乐、哲学、历史等领域开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觉囊画派其艺术风格在公元14至16世纪逐步成熟,以目前存世的觉囊多罗那他(1575—1634)祖师主持兴建的达丹丹曲林寺(今甘丹彭措林寺)中精美的壁画为代表。藏地史学家曾有“唐卡起源于松赞干布,成熟于多罗那他”的说法,可见其在藏地绘画史中的重要地位。
觉囊达丹丹曲林寺(今彭措林寺)
达丹丹曲林寺依山取势,自山顶大殿至山麓经堂落差达百米,僧舍错落有致分布于林泉之间,不但整体规模宏大,建筑结构雄奇,其布局亦严谨有序,见证着觉囊文化的兴盛。目前仍保留的壁画长达200余米,总面积近千平米,内容涉及佛陀传记、显密佛经和法脉传承等,包括大量人物、灵兽、山水、花鸟、供品、法器,圆满地融汇了印度、尼泊尔、藏地、汉地等多元艺术元素,自成一宗,不但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其艺术造诣也十分精湛,在整个藏地也是非常难得的艺术精品。其主要艺术价值和特点可概括如下:
觉囊画派秉承寺院修行的宗旨,以精深的佛法为皈命处,以清净的禅修为入手点,在修行中作画,再以绘画成就修行,故而保持了佛门艺术特有的风骨和精湛入微的绘画造诣。
觉囊达丹丹曲林寺(今彭措林寺)
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其艺术风格成熟于公元14至16世纪,以达丹丹曲林寺壁画为留存代表作,也是整个唐卡艺术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后世唐卡绘画还有蒙古等地艺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恪守古律,完全遵从佛陀在《时轮金刚根本续》等经典,以及历代祖师大德所制定的佛像度量尺度,相续大成就者的审美意趣。虽极为费功,但每幅唐卡都严格按照仪轨绘制度量尺度。
内容题材庞大,容括了大量服饰、建筑、器具、花鸟、山水类型,涉及印度、尼泊尔、藏地和汉地等多元文化元素,形成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图卷。
细节丰富,充满创造力。佛经中所载内容包括超越世俗的生命境界和吉祥清净的净土,因此画面中即以世人所熟悉的事物类型来表现,又完全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文化风格,以觉囊甘丹彭措林寺一层壁画为例,其中四十尊佛像的服饰、背光、华盖、供养品等无一重复。这也是佛门福慧兼修在觉囊唐卡艺术中的体现。
觉囊达丹丹曲林寺大经堂壁画局部
人物动作轻盈灵动,对中线的控制恰到好处,富于动感,比例匀称协调。有大量不同的造型,并且严格遵照度量比例,姿态各异,优雅自然。
人物、动物的神态非常生动,富有灵性,其表情与肢体动作配合也非常到位,可谓形神兼备,画面生机盎然。
色彩润泽通透,线条流畅自然,兼具工笔和写意的风格,经常大胆的使用大面积色块或者极为繁复的线条,但由于对色彩的把握、线条之间关系的处理非常到位,不但不显得突兀或刻板,反而形成特殊的庄严与灵动兼备的观感。
画面的层次和景致关系经过细致、巧妙的构思,再采用点染铺色、分层勾线等不同技法配合,使多维时空和人物关系和谐呈现为一个整体,塑造出古朴空灵、富有禅意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