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汉文大帝——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风流人物

日期:2024年07月16日 06:5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做人难,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更难,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君王更是难上加难。历史上有多少位马上皇帝当他还没有取得皇位的时候,是多么的英明睿智,是多么礼贤下士,是多么卑躬谦虚。一旦大权在握,就象野兽一样的狂妄、暴虐、不可一世。一生都没有错误的人没有,如果有那将是神或其他什么东西,犯了错误能够勇敢的承认、面对、正视并勇于改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汉文大帝大就大在他把作人同作帝王一样作到了极至,同汉武大帝的“轮台悔过”一样,将永远受到后来的众多历史爱好者的尊敬!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重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重。同现代人一样他也立下遗嘱,遗嘱中说道:人,有生就有死,死是自然的道理。象我这样道德不高,才能浅薄,靠着上天的恩赐,祖宗的洪福,天下诸侯王的爱戴,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四方还算太平,没有大的战争,我就这么死去已经够造化的啦,何必悲伤呢?我死后天下的官吏和百姓只准服丧三天,带孝从三年改为三十六天,孝布只要三寸就够了。在服丧期间不要禁止结婚、祭祀、喝酒、吃肉。把我葬在霸陵,不要起大坟。除了夫人以外,其他后宫的女人一律送回自己的家里去。别的事情我不能一一嘱咐,只要以此类推就是了。

一代明君汉文大帝就这样离开了这个曾经令他魂牵梦绕,然而却无怨无悔的世界,享年四十六岁。他在位二十三年,宫殿、花园不增加一点,车马、服饰一切节俭。但他造就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政治气氛和那古朴的物质、精神文明的世界却被永世传诵。

汉文帝在他执政的二十三年里,始终奉行的是“以民为本,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其中以民为本是基础,是衡量历朝历代统治者施政水平(好坏)的试金石。无为而治则是施政手段,就是遵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实事求是。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的乱干一气,而是高屋建瓴的施政目标和为此而进行的有效督导。汉文帝恰倒好处的运用了这一规律,使国家富强,四邻宾服,人民安居乐业。

汉文帝的最大贡献就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造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从而结束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乱期间和战乱之后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秩序的混乱局面,他有效的运用了“无为而治”这一科学方法,使社会政治、生活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平衡,造就了古朴的“男耕女织”“盛世太平”的景象。这是对汉文帝评价的主流。

汉文帝一生中也犯过一些错误。除了本文讲到的相信方士,制造“祥瑞”之外,为了聚集粮食,采取以粮买官,以粮抵罪,从而开创了卖官鬻爵的很坏的先例;他还允许私人铸钱,曾一度引起物价飞涨;还有宠信男宠等。这些缺点和错误,有些在他生前就已经发觉并改正,有些是完成大目标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的副面影响,有些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或评价2200多年以前的古人,尽管他是皇帝。

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他十分清醒的懂得,如果“百姓是水,君王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他心中装着的永远是老百姓,站在这个基点上看待汉文帝,他所犯的错误和他的丰功伟绩相比微不足道!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10703c81.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汉文大帝——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风流人物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20) 热点(2628) 新闻(13173) 国际(5235) 娱乐(455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3) 音乐(2082) 民生(3719) 行业(293) 财经(1643)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5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3)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54) 观点(1022) 房产(1111) 汽车(28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8) 展会(4) 数码(209) 足球(222) 体育(1071) 教育(1378) 高校(1651) 法制(2198)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08) 美女(19353)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