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带分布不仅密集且广。近日,新版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于5月出炉。你所在的城市中枪了么?
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中国地震带主要划分为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新版“震中分布图”)
据悉,广东省面临南海,地处我国东南部沿海的太平洋沿岸地震带范围内,其中汕头市是广东省省内小型地震最繁密的市,但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汕尾市和汕头市仅被惠来县隔开,虽然汕头市地处地震带,但汕尾是不处于地震带,不受地震灾难的影响.
近日,中国地震信息网公布了新版《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该新版地震带分布图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出版社联合编制,即于2015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1987年《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后、时隔近30年的精品力作。
新版《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1︰500万)(以下简称“震中分布图”)以201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竖版行政区划图为底图,相较于1987年版的《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目录数据截至2014年底,更具时效性,一些历史地震参数也作了新的校核与修正。同时,因采用竖版地图,图面涵盖区域更广,俄罗斯、蒙古地区、兴东库什地区、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环太平洋地区地震分布情况更为显著,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一目了然。
中国的几大地震常发区带
1.燕山褶皱带:华北地区的河北和东北的辽宁省,包括京津两市,典型震例:唐山大地震,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等,特点:中震和大震多,周期性强,破坏力大。但这个地区的地震可预测性高,海城和邢台地震,都曾被预测过,唐山地震被预测出来,但短期预报不准确,导致重大伤亡。
2.龙门山断裂带:就是这次刚刚震过的汶川大地震所在的地震带,从甘肃、陕西中南部向四川西部延伸,达云南北部。这条断裂有史以来已经震过很多次,近的就是松潘地震,远的还有1933年的大地震,这个断裂带的震法与燕山褶皱带不同,常常沿断裂一连串形成地震震源,断裂带地表可见,震害非常明显,易观察。而燕山地震带则多在一个点震,后又迁移震中,距离不定。
3.滇缅三江断裂带:与西藏高原紧邻,北接龙门山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地震,但震级超过7级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级之间。这个地震带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显受几条北北西向的断裂控制。这几年的震例有耿马地震,丽江地震等等,一次地震损失不是很大,但对地方建设造成很大威胁。
(新版“震中分布图”)
4.祁连山-天山-昆仑山断褶带:这条断裂带从新疆、青海、甘肃和西藏北部一带延伸,跨距大,面积广,也是基本上每年都有地震发生,震级小到特大,最近的一次是和田地震,7。2级,早几年还有乌恰等地震。一般震中位置也不定,漂移距离远,但每次地震都与全球地震活动期遥相呼应,由于震中位置多在人烟稀少地区,所以损失一般较小。
5.台湾断褶带:与日本、印尼、菲律宾等沿太平洋国家的地震带处于同一断裂带内,也是每年必震,震级大小不一,921地震为典型。
6.庐江断裂带:这个地震带受控于北东向的庐江断裂带,从山东向江苏、安徽和江西延伸。一般震级不大,震中位置漂移不定,如果震中位于山区人少地带,一般破坏不大,但要是在城市位置,恐怕会造成重大损失。
7.其他地震带:阴山褶皱带,近年来地震较少,但是有潜在危险。湖北-河南-大巴山-秦岭褶皱带,近年来地震活动性不大,但也潜在危险,要加强监控,尤其是三峡大坝所在地,必须严格监视震情演变。
8.北部湾地震区:包括广西和海南两省区,越南东北部,南海地区。地震的震级不大,一般4-6级,有时可达6。5级,破坏性较小,但不排除局部及个别地震对小城市小镇等造成灾难性破坏的可能。(中国地震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