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阅读

孙中山重回中华民族 有图为证


近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4月29日,“五一”假期前夕,北京天安门广场已经迎接了大批的游客。广场内大批游人在巨像前找机会拍照。有个小女孩问爸爸:“他是谁啊?”爸爸只说:“孙中山。”曾经有媒体这样开篇报道孙中山巨像高挂天安门。这幅画像,高6.5米,宽5.2米,重达2吨。每逢“五一”、“十一”,它就通过起重机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像遥相呼应。细心者可发现,每当这画像挂出时,总能抢占各大网站的头条。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疑问:为什么天安门又挂起孙中山画像?为什么每次挂起的时间都是“五一”、“十一”?这背后是怎样的传统和演变呢?

孙中山是革命的先驱者,他先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果改为“民主、民权、民生”对中国进步做出的贡献是很大的;尽管他的“三民主义”也遭到一些人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基本上是东抄西凑,自相矛盾,思想极度混乱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三民主义”对中国的特殊时期来说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它经的起历史的考验!就算孙中山东抄西凑,他也是“三民主义”的传播者,在近代中国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早在1928年蒋介石北伐胜利后,孙中山像就被挂到天安门城楼上了。当时在画像两旁,还有孙中山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缅怀这位1925年去世的革命先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孙中山的画像就被摆放在了天安门广场。彼时,作为国家副主席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登上天安门城楼,看到丈夫画像心情复杂,热泪盈眶。此后,从1950年代开始,每逢“五一”、“十一”时,就会在纪念碑前竖孙中山画像。1959年国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周年庆典当天,孙中山的画像还和毛泽东一起出现在群众游行的队伍之中。在1956年孙中山90周年诞辰之时,毛泽东在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中评价,“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可见孙中山先生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今年天安门的广场又挂起了孙中山像,其实中央也是向民众传递改革的信息!也证明中央下决心反腐,重新重视工农阶层,因为近几年来,中国民生问题,社会演变的矛盾很是糟糕,利益被权力阶层瓜分,民众毫无政治地位,尊严被随意践踏,官民之间的裂痕在不断的加深,这对一个国家来说象征着一种没落的表现,特别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更加的危险。做为当局自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习李王组反腐喊出“零容忍”“壮士断臂”的壮语来。

从今年来看,落马贪官不断,官场大地震,对中国现有官场还具有震慑作用,也赢得了民众的赞赏,因为有一点大家要知道,中国造成现今这般局面,是很难一下就能纠正过来!对于急性子希望改革者来说,恐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希望;虽说有些民主人士认为这样反腐不够彻底,但对习李王反腐收到的效果还是认可的!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效果而已,我们不要小瞧了腐败份子,如果他们进行反扑,很有可能会对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有时候,中央在反腐的时候,会考虑到各种利害关系的平衡,在反腐的过程会出现滞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结果,某些“大老虎”被赤裸裸的剥光了,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但中央就是迟迟不公开,因为这里面就存在一种国家社会关系的平衡!因为有时候冒冒失失的把“大老虎”抛出,就会让那些躲在后面的“虎王”及“虎兄虎弟”受惊的,所以一定要等于适合的时机方才公布出来!

现任主席习近平曾说过:“中国政革是倒逼的形式”,现今网络时代,言路广开,也是民间庙堂人士欢聚一堂,共讨国事的时代,这是以往历史没有过的迹象,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民众的议论往往会遭到政府打压,有些人说了几句一些政府的坏话,地方政府便派爪牙跨省抓捕,这哪里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果。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装出很大肚,接受各方的批评,可真有人批评的时候,就受不了。

这种行为很像历史上一个人物——王世充,这位当了三年的皇帝常常爱讲大话,嘴里说的很好听,但让他去实施的就看不见踪影了。他阁下曾经郑重其事地在大门外立了三块牌,求文臣、求武将、求冤屈,结果大家一窝蜂找来,他却“终无所施行”;在刚刚当上皇帝的那一会儿,他阁下也想学当明君,于是就搞创新,轻车简从,骑马上街溜达,见人给人说,我这皇帝跟别的皇帝不一样,就像一州长官一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来听民言观民意察民情,大家有话有事就说啊,结果,大家又一窝蜂来说了,他老人家却累了烦了,“数日后不复更出”。而现今,我们的很多行政官员在这方面都传承的很好,看来王世充的徒子徒孙还不少呀!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已经一百多年,而新的“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也有九十年了,但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这些还离人民很遥远!因为一直以来,权力阶层一直还是高高在上奴役着民众,剥削着;他们当惯了“老爷”,总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这种封建思想在中国许多官老爷的脑袋里就一直都存在,如果不打破这些旧制度,迂腐落后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所以,当天安门广场上重新挂上孙中山像,人们看到的时候,就想起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原标题:天安门广场挂孙中山像传递什么信号?

孙中山相关资料来自百度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即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本站备用网址 www.336.one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