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上的一张图片和一个人的讲话被网友们喷出了翔:
讲话的是中国教育部长,他说:”不提倡某些省施行15年义务教育,免费教育要从国情出发。民族地区的免费教育是从民族角度出发的……教育部不倡导,因为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国情出发考虑,不办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
是的,14亿中国人的平均收入还排在世界平均水平的下游,我们没有理由大手大脚的花钱。
然而,紧接着,一张教育部自己开出的图便打了部长的脸:
看出什么来了?来华的留学生,最低的奖学金是6万,最高的达到10万。
再看看教育部开出的,我国2018年教育预算的清单:
1、小学教育,2018年预算数为41,661.72 万元。
2、高中教育,2018年预算数为 122,569.77万元。
3、来华留学教育,2018年预算数为332, 000.00万元,比2017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46, 000. 00万元,增长16. 08%。 主要原因是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
我本人脑残,不大识数,数了半天零,极为不解的发现,教育部的预算中,给我国学生的预算费用加起来不及给留学生的一半儿,大家都来算算,是不是这样?
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1,42亿人,高中阶段在校生3970.06,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
我又懵圈了,教育部给1亿8千万的中国学生的钱竟然是人数只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的一半儿?这,这,这明显不科学啊!
此刻,也许有人说,中国的学生是由父母供养的,留学生漂洋过海来中国,是客人,那么,我就又不明白了,外国的留学生都没有父母吗?咋我听说,南亚和非洲来的留学生,将中国政府给的钱分成三份,一份用来读书,一份寄回家养家人,一份留着泡中国妞儿呢,教育部的陈部长,说这话的网友们是不是造谣儿?咱要不要开启一下“鸿茅药酒”模式?
这一刻,也许有人说,“给高水平的留学生高额奖学金是许多教育发达国家的惯例”,是这样吗?刚才陈部长不还说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国情出发考虑”吗?咋一会儿功夫又向“发达国家”看齐了?
噢,明白了,刚才陈部长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对我国学生的预算标准,到了对留学生这儿,就按发达国家标准了,这叫“一国两段?”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外国留学生在我国拿的奖学金,最少的也有6万,最高的达到了10万。2017年,我国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74318元,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5761元,这还不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几亿农民,换句话来说便是,哪怕是拿中国政府奖学金最少的外国留学生,也比中国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了近30%,这一收入更是远远的把几亿中国农民甩在了身后。
如果说,“给高水平的留学生高额奖学金是许多教育发达国家的惯例”,那么,为什么我国赴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好多人拿的奖学金连所在国的最低平均工资都达不到?如果说一个两个中国留学生拿的一个两个国家的奖学金低,那是这几个中国学生自己不争气,可为什么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拿的大部分国家的奖学金都低于所在国的平均工资收入呢?答案只能是,其它各国政府给留学生开出的奖学金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的,只有中国政府打肿脸充胖子。
一个数据佐证这一观点:中科院,这地方听上去是不是有种“牛棚”的感觉?能在中科院里混的,都应该是全国的精英吧?可国家给的中科院的精英们又是多少呢?本土的博士生每月补贴3000,一年下来36000,比外国的博士生少了63000,甚至,比拿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本科生还少24000;本土的硕士生一年补贴6000,吃食堂都不够。硕士毕业的科研人员工资7000多,博士毕业的工资8000多,看清楚了,这是毕业的,是参加了工作的,而不是在读的,换句话来说便是,中国博士毕业生拿的工资,与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相当——一个中国毕业的博士生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拿的工资和一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啥都不干拿的一样多!
这一刻,你是不是想骂娘?
我们都知道,外国留学生是来中国学习的,有的甚至干脆就是来玩玩儿的,他们并没有对中国做出什么贡献,他们的父母也没对中国做出什么贡献,然而这些人却比父母将一生献给了这片土的中国学生拿的钱多得多,坭玛,刻薄自己国民的政策简直贱到了极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看张图便明白了:
这图是教育部给出来的,拿出它来,老朱不是让人我看上面的数据,而是让你看右上角的那句话:“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很显然,教育部是将此当成政绩了,留学生多了,教育部觉得脸上很光彩,拿出来显摆。
做为中国最高的教育机构都拿留学生来撑面子,全国各高校疯狂的跑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许以各种好处招揽留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教育部靠留学生撑面子,他们也一样啊,更有甚者,教育部没有啥考核指标,而各高校是要靠了留学生的数量来刷大学排名的啊。
可是,你的教学质量不行,欧美学生看不上怎么办?没关系,全球不是还有几十亿的亚非拉吗,如此,你明白为何大街上到处都是有色人种的留学生了吧?
还有人说,“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做科研,就业,即使留不住这些人才,将来他们学成归国了,到了母国成为所在国的栋梁,也能够对两国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外交层面上看不到的财富。”
我本人很认同这一点,多培养些亲华的人才,对中国的外交确实有利。但到中国来的真的“全球优秀人才”吗?为何我们在各高校和大街上看到的都是亚非拉的面孔,是亚非拉国家的人才太多,还是欧美国家没有人才?
对此,一个哈萨克斯坦学生给出了答案:在哈萨克斯坦,只要是个学生便可以轻易申请到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中国来留学,对此哈萨克斯坦人很是不解,也很瞧不起中国。
明白了吗,连哈萨克斯坦这种农业国家的学生都瞧不起中国,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又有几个愿意来中国留学?
此前,微博上有人爆出,一个30多岁的孟加拉国男人来到中国留学,呆了一年之后,把他弟弟也拉了来,原因是,在中国留学太舒服了。
“同班巴基斯坦哥们工资是我的三倍,单人宿舍,独立卫浴,关键那哥们一天到晚不干活,真的待遇差距比他娘的天还大。”
“招来的巴国博士中,1M的氯化钠配成0.125M的氯化钠溶液都不会换算的大有人在。”
这是昨天我从一个微博下面看到的读者的留言,虽然我们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我们也相信亚非拉留学生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很显然,这种花大钱买人的留学制度,招来的垃圾比例远大于优秀的。
用提高奖学金来吸引留学生,用巨大的留学生数量来刷教育大国的排名,怎么看都是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行为,不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没有国际学术的氛围,高质量的留学生谁愿意到中国来和一群数学水平连中国的初中生都赶不上的亚非拉一起浪费生命?
自己贱,就别怪别人瞧不起。
在我年轻的时候,留学是一种极为让人羡慕的高大上的事情,周围要是有谁家的孩子出国留学生了,那简直就是祖坟冒烟儿了,而现在,好多从初中便不学无术、在学校里混不下去的的有钱人家的孩子都通过各种渠道去国外留学,日复一日的,周围这样的留学生多了,再于是,一有人家的孩子在外国留学,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野鸡大学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商品潮水一般涌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太多假冒伪劣的产品导致连非洲的消费者一提中国商品都撇嘴,不得已,中国开始注重商品质量,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外国消费者脑海中对中国商品的印象从“假冒伪劣”转变为“质优价廉”。
良好形象的树立可能要花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砸了自己的招牌只需要几下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而不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出来的。
今天,当我国各高校花大价钱去买留学生、靠留学生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去刷学校的排名时,会不会有一天,世界各国人民一听说身边有人家的孩子在中国留学,也会脱口说一句:野鸡大学吧?
敢问,到了那时,教育部打算花多少年的时间去证明,中国培养的留学生不是“假冒伪劣”而是“质优价廉”呢?
原文:花大价钱买留学生 打肿了脸就能成胖子了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