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流水淙淙,屋后绿树成荫,门前道路平整,屋内窗明几净”,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农民的理想居所。不过在甘肃定西,有农民从破旧的窑洞搬出来,又住进了扶贫新村的危房。在安定区新集乡田坪村中川社中湾社的扶贫新村,不少房屋的围墙开裂严重,有的房屋整间垮塌。房屋的墙体被村民们用吊着磨盘的树干勉强支撑,防止轰然倾塌。从搬迁启动到房屋建造再到后期入住,整个新村建设过程用“从头烂到尾”来形容都不为过:“地基就没打瓷实,灌了水,软得不成”“排水渠修得浮皮潦草,水泥就一两厘米厚”“房子偷工减料,只放了沙子,没和水泥”“建好后,乡上村上就催着群众赶紧搬进来,说上面要检查”。当村民发现是豆腐渣工程,没有人愿意搬,村里就动员加承诺,先来的每个人都给低保。但搬入之后,不过是村民噩梦的开始,一些房屋已经倒塌,一些严重下沉、开裂,村民只能再搬出去。(光明网8月12日)
难得光明网这篇诚实的“负能量”新闻用的标题“扶贫让村民越扶越穷”,让人想起了过去一些年曝光的其它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越扶越贫的故事,也有更多完成基于完成扶贫任务、不切地方实际的机械照搬扶贫手段,为了扶贫而扶贫,结果不么钱打了水漂、要么反而让贫困群众背上债务负担,甚至还有强行借羊羔给农民饲养,结果羊被吃了,扶贫黄了。算是扶贫的笑话吧。
不过这还算好的了,看到今天光明网报导的甘肃定西“安置房变危房”,扶贫让村民越扶越穷的新闻,这就不是简单的为完成扶贫任务而乱作为了,从已经曝光的内容看,不但涉及到当地政府官员盲目追求扶贫政绩,应付上级检查的政绩冲动,整个过程更涉嫌重大腐败。扶贫本是惠民好事,花了国家的钱,结果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豆腐碴扶贫,让广大贫困群众陷入更大的困苦和困惑。就象新闻报导的:“新房不能住,老房回不去”,却成了扶贫搬迁后村民的共同遭遇。从新闻报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比当前那些已经倒塌,或墙壁开缝、靠用杠子和石头顶着的危房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个异地扶贫项目操作过程中的颟顸与任意妄为。
其实不要说那些因被扶贫而陷入更贫困的农民不断向上级投诉,这件事本身就应该是一封事实确凿的举报信,遗憾的是,这个扶贫中呈现腐败的典型案例,从2009年到现在,几乎有十年时间了,据称当地乡党委换了4届班子,危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哪里是不解决,明摆着一个重大腐败工程,就象光明网新闻所描述的:“从搬迁启动到房屋建造再到后期入住,整个新村建设过程用“从头烂到尾”来形容都不为过-”。扶贫的钱没有少花,用上安置房上到底有多少?承包这些扶贫安置房建设的招投标到底有没有猫腻?其实不用多想,从整体呈现出的豆腐碴建筑,就已经一目了然。
一个场景是“地基就没打瓷实,灌了水,软得不成”“排水渠修得浮皮潦草,水泥就一两厘米厚”“房子偷工减料,只放了沙子,没和水泥”,另一个场景却是“建好后,乡上村上就催着群众赶紧搬进来,说上面要检查”。当村民发现是豆腐渣工程,没有人愿意搬,村里就动员加承诺,先来的每个人都给低保。但搬入之后,不过是村民噩梦的开始,一些房屋已经倒塌,一些严重下沉、开裂,村民只能再搬出去。
真是岂有此理!扶贫豆腐碴工程背后,一方面是当地政府为应付“上级检查”而欺骗贫困农民来彰显“扶贫政绩”,另一方面却是触目惊心的腐败劣迹。为什么说这是典型的腐败工程?很简单,既然是花国家的钱投入扶贫的安置房建设,那这项工程必然是包括从设计、招标、建设施工、监理审核、验收等一系列环节,才能从程序上确保国家的扶贫投入不至于被滥用。但试问整个过程中,监管在哪里?这样破烂的典型豆腐碴扶贫安置房,到底是如何通过相关验收的?当地官员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快十年了,没有给那些受害的贫困群体一个交代?
问题显而易见,但真正的问题、或者说关于扶贫的深层次问题,恐怕大家也只能讳莫如深。照讲国家的扶贫资金,应当是一条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如果仅仅只是不作为乱扶贫浪费了扶贫资金,那无非是官员失职;但如果拿扶贫资金当唐僧肉,雁过拔毛,甚至还当政绩招摇过市,那就是犯罪了。不知道为什么甘肃方面至今仍然心安理得?
扶贫让村民越扶越穷,背后一定是政绩冲动和腐败黑幕,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为什么会有地方政府会在城区中心用电子屏幕打出“热烈庆祝XX县获得国家级贫困县称号”的世界级笑话。国家致力于消灭贫困的惠民政策,在腐败分子的眼里,却成了升官发财的摇钱树。可以想象,扶贫资金都敢贪,还有什么不敢的。